>

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 有力推动

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以来,广东省国资委完整准确掌握管资本为主的要求,深刻理解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内涵,主动适应国有企业革新生长形势需要,聚焦管好国有资本结构、规范国有资本运作、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维护国有资本宁静,深化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全方位、深条理、根天性转变,有力推动国资监管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不停提升,以管资本为主的现代化国资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监管定位和理念逐步转变,从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向越发强调基于出资关系的监管

完整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出资人代表职责定位,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坚持精准定位,凭据政企离开、政资离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疏散要求,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界限,鼎力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比例达98.73%。坚持依法监管,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的通知》,省国资委五年来两次调整优化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界限;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出台公司章程指引、强化公司章程管理、规范董事会运作,越发基于出资关系履行出资人职责;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充实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持转变理念,切实转变直接管理企业的监管理念,越发尊重企业市场主体职位和企业法人工业权,更多依托产权关系和资本纽带、更多依靠公司章程和法人治理结构、更多接纳行使股东权和发挥董事作用等手段履行出资人职责,促使省国资委乐成实现从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者转向基于出资关系的监管者,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生长的独立市场主体。

监管工具和重点逐法式整,从关注企业个体生长转向越发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效

跳出单纯监管单个企业的惯性思维,从关注企业个体生长转向越发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效,从服务全省事情大局的高度,加强全局研究、系统谋划、整体调控、规模运作,在更大范围、更深条理、更高水平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保值增值,推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引导国有企业主动服务国家和省重大生长战略,切实发挥国资国企功效作用。鼎力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强化国资国企功效定位,建立省属企业主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做强做精主业为目标,着眼“一盘棋”,完成省属高速公路、建筑工程、铁路投资、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五大板块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和123户省属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控制力的一流企业。深入推进央地合作,组织广东省属、广州和深圳市属企业参股南航集团股权多元化革新,打造央地合作的创新样本,与宝武集团合作建立中南钢铁,为广东钢铁工业高质量生长打造新引擎,联合航天科工集团、南航集团设立专项基金,培育航空航天领域优质工业资源。推动国有企业充实发挥社会价值,全力负担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筑起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机场航空网、口岸航运网、天然气管网和水宁静保障网,推动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民生保障主干作用充实发挥;在先进质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结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助力构建越发融合流通的工业生态体系,工业生力军作用有效发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稳就业中勇挑重担,国有资本的价值孝敬充实得到了体现,国有资本的整体收益和控制力有效提升。

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jpg

▲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民生保障主干作用充实发挥。

图为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

监管途径和方式逐步革新,从习惯于行政化管理转向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着力克服行政化思维,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行权方式,坚持放管结合,坚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严格依据执法规则规定的权限和法式行权履职。适应管资本要求加快国资委自身革新,重新制定省国资委“三定”方案,新设综合监督处和监督巡察处,围绕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革新国资监督方式和手段,搭建新的综合监督制度体系框架,综合监督体系逐步完善;修订完善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措施,出台投资负面清单,从过去的事前审批逐步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革新,组建2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1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有效发挥其在优化结构、授权经营等方面功效作用;出台授权放权清单,深化分类授权放权,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省属企业集团公司给予差异水平的授权放权,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推动企业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开展授权放权,做到层层“松绑”,进一步强化企业市场主体职位。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式化,党委把偏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有效发挥;省属各层级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并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全部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经营管理作用有效发挥;企业各治理主体的职责界限越发清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并日趋完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公司制革新全面完成,企业独立市场主体职位从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确立。革新考核评价体系,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核,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高质量生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妥善处置做大与做强、当前与久远、效益与责任的关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突出考核重点,对差异功效定位、差异行业领域、差异生长阶段的企业推进“一企一策”差异化考核,以科学化的考核引导提升资本回报。通过以上手段,实现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更好地把监管要求转化为股东意志,体现到企业革新生长各项事情中,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利益主体关系、实现监管目标。

监管导向和效果逐步优化,从关注规模速度转向越发注重提升质量效益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凭据高质量生长的要求,从关注规模速度转向越发注重提升质量效益,越发关注资本优化配置。深化供应侧结构性革新,圆满完成了国有“僵尸企业”处置、降杠杆减欠债、“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单元”、“两非”“两资”处置、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等事情,资产质量不停提高;完玉成省国有企业70.86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等革新和73.2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事情,国有企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国有企业实现轻装上阵。推动省属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一批要害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实现行业领先。“十三五”期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96.6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2.96%;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98.71亿元,同比增长47.5%,研发投入强度1.76%,同比提升0.26个百分点。强化风险管控,不停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执法风险、境外经营风险等风险防控,及时防范和有效化解主要经营风险,近年来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通过以上手段,推动省属企业加快转变生长方式,实现质量厘革、效率厘革、动力厘革,不停提升国有经济生长质量和效益。截至2021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营业收入3.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利润总额2,76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资产超千亿元企业29家,营收超千亿元7家、超百亿元42家,4家进入世界500强,15家进入中国500强。2021年,全省国有企业实交税金2,459亿元,完成牢固资产投资额5,910亿元。

广东省国资委将继续坚持管资本与管党建、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和监管职责、党内监督和出资人监督相结合,以自我革命精神连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角色转换到位、事情推进到位,进一步突出监管重点、优化监管方式,发挥国资委专业化体系化监管优势,推动国资监管效能不停提高,进一步提升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孝敬。

资讯中心
时政要闻
国资动态
永信贵宾会官网要闻
企业动态
业务动态
永信贵宾会官网视频
网站地图